文化沙龙 1/2014 : 《一个消失的聚落:重构新加坡德光岛走过的历史道路》

1月 11, 2014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

文化沙龙2014系列讲座一

 

讲题一:《一个消失的聚落:重构新加坡德光岛走过的历史道路》新书发布会

讲题二:  张煜南其人其事

主讲人: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贤强博士

日期/时间: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下午2时至3时 和 下午3时10分至4时30分

地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大厦5楼

内容简介: 

《一个消失的聚落:重构新加坡德光岛走过的历史道路》新书发布会

在20世纪上半叶,德光岛居民的人口一度高达5000人,其中包括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华人中除了客家人外,还有潮州人,福建人,海南人和广府人等。不管是不同种族间的互动,还是华人内部不同方言群或族群间的互动,都是很有价值的族群关系研究的个案。德光岛聚落的形成、发展和消失,是新加坡发展和建国史的缩影。德光岛从一个人烟稀少的荒岛发展到十几个村落和数千人居住的外岛,再转变成居民绝迹的军事基地,见证了新加坡19世纪初的开阜,20世纪的繁荣热闹,以及1965年建国后的发展和改变。
此书收集了七十年代15个村落在德光岛各聚落的族群人数表,还细分了当时华族人口中客家人,潮州人,福建人,广东人和海南人的人数,也根据口述历史资料在旧居民的协助下,记录了实拉宾村商店与建筑物分布图。

张煜南其人其事

在新加坡荷兰路附近的嘉应五属义祠有一个张煜南的长生禄位。张煜南(1851-1911)曾先后被委任为棉兰的甲必丹和玛腰是清朝政府派驻槟城的领事,这位原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和同时代的另一个大埔客家人张弼士在事业上有合作关系。张煜南和弟弟张鸿南还为当时的祖国(中国)如清廷扩充海军筹集经费,并是潮汕铁路的创办人。黄贤强副教授将从一些碑铭讨论张煜南在棉兰、槟城和故乡嘉应洲梅县山跨域活动和事迹

入场免费,欢迎参加